當幼兒剛開始學習說話時,首先學會的大多為名詞例如:媽媽、奶、球及車等用以表示身邊重要的人和事的詞語。
我們往往急於想豐富孩子的詞彙,所以嘗試不斷向孩子灌輸名詞,甚至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命名眼見的每一樣東西,渴望孩子藉模仿來學習新詞彙。因此,孩子們早期學會的詞語大多較為寫實,同時亦較其他類型的詞彙容易學習,如:爸爸、熊人。
相較於名詞,孩子往往較遲開始學習動詞,因為它們一般是用來描述動作和過渡性的事件,如:去、跌、攬等,大多是一閃即逝的動作。
可是,孩子需要不同種類的詞彙方可有效地溝通,而動詞正是幫助他們建構句子不可或缺的一員。有文獻指出,言語發展遲緩的孩子在學習及記著動詞上時常遇到困難。因此,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如何運用時貌詞,如:「就」、「緊」和「咗」等,讓他們的表達能更加清晰及完整。
那我們可以怎樣做?
- 先協助你的孩子理解動詞。在未理解動詞之意前,孩子都不能有效運用它們。因此,家長應盡量讓孩子聽見你說的話,多描述你在做的動作,如:拍水時,可說「拍、拍、拍」;抱起孩子時可說「升起」,讓說話變得有趣味,同時讓孩子學習到相關的動詞。
- 多運用你孩子喜愛的東西來幫助他們學習。如果他喜歡車,你可以於玩耍時可多用「推」、「去」、「停」和「撞」等字。若他們喜歡去沙灘的話,不妨多用「掘」、「倒」和「游」等詞彙。
- 重複、重複、再重複。孩子們需受耳濡目染才能學懂運用。家長可在一活動中,重複同樣動詞數次;在另一活動中再重複該動詞。例如:在洗澡和烹飪時均可用到「倒」字;在玩「吹泡泡」和用餐時均可用到「吹」字。
以下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動詞:
- 多功能動詞 - 「望」、「玩」、「要」、「有」
- 感受(想法)動詞 - 「鍾意」、「諗」、「知道」
- 活動相應動詞 - 「開」(箱、盒、樽)
隨著孩子的動詞詞庫越來越多,可開始加入一些較仔細到位的詞。例如,玩球類遊戲時,可用「彈」、「拋」和「射」等;玩「煮飯仔」時,可用「蒸」、「焗」、「煎」和「攪」等。
事不宜遲,由今天開始幫助你孩子的言語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