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大眾均知道,多溝通及接觸不同的詞彙有助孩子發展言語能力,但言語發展道路並不止於此。已有相關文獻顯示親子交流的素質比起孩子每天所接觸詞彙的數量更為重要。

要建立具質素的親子交流,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正確性、共同專注性及對日程的熟悉度。

當家長和孩子進行互動平等交流時,他們都會地樂在其中。孩子對於有趣味的交流會表現得更積極,從而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機會。如欲增添交流樂趣,家長可於日常生活中細心發掘孩子的興趣,你會發現原來孩子喜歡注視的東西不一定是你所想或指的東西、他們玩耍的方法亦不一定是你所想的。既然如此,各位家長不妨也化身成孩子,按他們的方式投入玩耍﹗當孩子見到你對他們喜歡的事感興趣,他們定會樂於繼續與你交流,過程中更可以專注學習你所運用的詞彙。

另外,一個熟悉的日程亦能有效吸引孩子進行交流。日常生活中總事情是每天重複進行,例如:準備出門、吃小食、準備上床睡覺等。由於這些事情不斷重複,相關的描述詞彙亦然。重複描述對孩子領略這些詞彙是極具功效,因為日程都是熟悉及可預計的,孩子便不用花心機留意新的東西,可更專注於你的話語當中。當孩子對日程瞭如指掌時,你們不妨停一停、等一等,讓他們告訴你下一步該怎樣做,你更可嘗試改變其中一點細節,來看看你的孩子會有如何反應﹗

整體來說,向孩子灌輸大量生字未必足夠,只有把握他們的興趣及專注度,你的教導自然最為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