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提示?

  • 提示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能增加孩子給正確回應的機會。
  • 學習新技能時需要有效的提示。使用提示能確保孩子學習時不會感到太沮喪,亦不會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所以提示是必須的!

 

不同類型的提示:

  • (全部/部分) 動作提示: 導師以動作協助孩子完成整個指定活動。例如導師叫學生「拍手」。導師給予的動作提示可以是手握着學生的雙手並擺動學生的雙手做出拍手的動作。
  • 姿態提示: 可以包括指出物品、點頭等等。例如導師問:「你可以用甚麼來盛載飲品?」,然後導師指向水杯,用手勢動作做提示。
  • (全部/部分) 口頭提示: 導師給予完整或部分的口頭提示。例如導師對學生說:「星期四之後是星期幾?」然後說「星期五」或「星期mmmm」作語言提示。
  • 文字或書面提示: 文字或書面提示可以是以清單或其他方式呈現。例如,導師對學生說:「做家務」,然後給他一個書面家務清單,從而給予提示。
  • 視覺提示: 視覺提示可以包括、照片、圖畫、白板、或電子設備等。例如導師對學生說:「拍手」 ,然後播放有一個人在拍手的影片去提示學生。
  • 聽覺提示:可以包括任何類型的聲音,如鬧鐘或計時器。例如老師說:「5分鐘內清理玩具」,然後設置計時器提醒學生。

 

小錦囊

  • 只給予所需的最少量提示,避免孩子變得過於依賴提示。
  • 盡可能使用影響力較細的提示,例如姿態提示比動作提示的影響較細。若姿態提示已足夠讓孩子完成活動,就使用姿態提示。
  • 盡快逐步減少使用減提示,減少對提示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