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建立在自己的優點上,而不是他們的弱點。這是教育孩子時須要記住的最重要事項之一。能觀察到孩子什麼做得很好,以及如何繼續改進十分重要。我們經常說:「做得好!」或「叻仔」。然而,給予孩子攏統讚賞與具體地稱讚他們的行為和表現並不一樣。除了用說話去表揚孩子之外,亦可跟孩子解釋他們做得很好的地方,鼓勵孩子繼續這些表現,讓自己不斷進步。
鼓勵的說話在任何時間都適用。以下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具體地識別和肯定孩子的良好表現。這些要點有助孩子確切地認識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具體地描述行為
識別和描述可取的行為,有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表現,以及如何進步。這些描述能讓孩子重複、鞏固和建立理想的行為。例如:「你今日晚飯時坐得很好。我見到你好努力用筷子,又用手攞住嗰碗。」
用溫暖和支持的語氣
孩子犯錯或表現不理想時,可用温和的語氣說出孩子們的錯處。儘管孩子還不能完全安坐,你可向孩子說,如:「我見到你有嘗試安靜坐係櫈度等媽媽」;儘管功課的質素未能達到你的期望,可以說:「你有努力自己做晒啲功課」。
強調客觀行為而非個人認可
我們的目標應是讓孩子學習自發地或為配合他人而謹慎行事,而非為取悅我們而行。例如:「你真係好小心去收拾玩具,所以收拾嗰時無整爛到」,而不是「我好鐘意你好小心咁將啲玩具收拾好。」
加入提問去擴展孩子的思維
提問有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或助他們認清如何作改進一步改善。例如:「你今日好快就做完功課。咁你開唔開心可以有多啲時間玩玩具呢?」讓孩子意識到保持工作專注除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也有其他附帶的好處。
積極尋找值得稱讚鼓勵之處
即使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未完全達到我們的期望,也可以積極觀察發掘任何細微的進步之處,並加以讚許這些行為。例如在學習「分享」時:「我注意到你有同哥哥分享你啲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