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擔心如何能協助孩子適當地在比賽中面對輸贏,尤其是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拒絕參與或繼續遊戲、因落敗而感到沮喪、或在勝出時會取笑別人。在早期發展階段,孩子大部份都不能理解贏和輸的概念。家長可利用不同方法鼓勵孩子參加競爭性遊戲,從而慢慢建立「贏」和「輸」的概念,並正面地面對輸贏。
協助孩子學習有關技巧的建議:
- 學習跟從遊戲規則 – 要學會「勝負」,需先教導孩子「競賽」的概念。先從簡單的競賽遊戲著手,如比賽跑或賽車。這些遊戲有助孩子分辨和明白贏和輸的意思。當孩子能掌握輸贏概念,可開始參與競賽遊戲,例如:音樂椅。參加遊戲先,應先向孩子示範及講解遊戲規則。玩遊戲時在旁邊口頭提醒孩子遊戲規則,在孩子熟習後逐漸減少提示。
- 讚賞孩子的參與和嘗試 – 家長很多時會將重點過份投放在「勝負」之上。其實,專注稱讚孩子的參與和嘗試比「輸」、「贏」更加重要。著眼參與和投入,更能幫助孩子面對和接受勝負。
- 總有下一次 – 在遊戲中落敗,有些孩子會因而感到悲傷沮喪。家長可預先跟孩子說明,他們參加遊戲時可贏可輸,但總會有下一次再比賽的機會,所以毋須太在意。
- 教導孩子支持別人 – 教導孩子支持別人,可讓孩子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勝負。當孩子觀看比賽時,你可向孩子示範為參賽者鼓掌或喝采。你亦可示範如何有禮貌地對待在比賽中輸了的團隊,如:「你參與得很投入,下次再玩過!」藉此,孩子會慢慢學懂遊戲過程和有盡力比輸贏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