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及應用行為治療(ABA)時,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單一嘗試教學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孩子在座位乖乖坐好,完成紙卡上列出的指令。當孩子成功完成任務,他會獲得零食或其他獎品作為獎勵;當孩子未能完成任務,則需要重做或改正。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應用行為治療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單一嘗試教學法。現在,一個設計周全的ABA課程應該包含「隨機教學法」(Incidental Teaching)——根據孩子的喜好和自然動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為他們提供完善的學習機會。

舉例而言,當要孩子辨認顏色時,ABA治療師可以運用小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例如他們正拿在手上的玩具,讓他們說出玩具的顏色,而非執意使用慣用的教材。這代表我們在選擇治療活動和環境時,需要留意孩子當刻的喜好以及當時正在進行的活動,仔細分析如何把學習內容融入現場環境。

以下是一些隨機教學法的貼士:

  1. 跟隨孩子的動向——留意當時最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如一些玩具教材、動作、物件等。你亦可以利用孩子正拿在手上的玩具!
  2. 事前計畫——記住你希望孩子學懂的知識,辨認出能夠在該環境以有趣自然的方式達到教學目標的條件,讓孩子能夠自然情況下自發學習。你亦可以嘗試每月訂立不同主題去設計相應活動。許多網站(如Pinterest)都能助家長設計好玩的教學活動和激發創意靈感。例如在四月,你可以設定復活節主題,讓孩子為復活蛋上色、數一下有多少顆復活蛋,再把蛋敲開看看裡面有甚麼!
  3. 一起探索——當孩子問問題時,不要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嘗試一起發掘並思索!建議你帶孩子去圖書館或博物館找出答案!(受疫情影響,可考慮使用網上的虛擬參觀功能!)
  4. 環境佈置——事前佈置空間,讓空間更有利於隨機教學。例如把孩子喜歡的東西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讓孩子主動向你提出請求,及分開數次將東西交給孩子,製造更多溝通機會。

採用隨機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及幫助他們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其宗旨仍然與ABA一樣:透過獎勵去鼓勵孩子做出及維持良好行為,而不被獎勵的行為則會漸漸被淘汰並消失。記得跟孩子的教學團隊保持溝通,找出更多方法幫助孩子達成學習目標。最重要的是,讓學習變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