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過程初期,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事實上,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因為孩子的成長須仰賴照顧者的貼身陪伴,而與照顧者分開則會觸發孩子的「警報系統」,認為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自然會表現得不安緊張。分離焦慮的出現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意味著孩子開始懂得辨別危險及安全的概念,是他們邁向獨立的必經階段。

一般而言,隨著經驗增長,大部分孩子都能夠順利克服分離的恐懼,他們會逐漸理解到分離只是暫時性,並不可怕。不過,分離有可能會令整個家庭的壓力劇增,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情況下,孩子甚至會因為分離焦慮而出現拒學、社交等問題。以下介紹五個實用錦囊,幫助照顧者舒緩孩子的分離焦慮,以及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1. 於日常生活中練習分離:找機會讓孩子體驗分離。從短時間、短距離開始,例如當孩子在房間玩耍時,你可到另一房間做簡單收拾,或在外出購買日用品時邀請朋友到家替你照顧孩子約一小時,又或是在週末安排孩子於祖父母或其他親友家過夜。
  2. 讓孩子作好分離的心理準備:盡量以開通、透明的態度與孩子討論分離的問題。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哭鬧,會選擇靜悄悄地離開孩子視線範圍,但採用這種做法會破壞你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和關係,長遠來說只會得不償失。和孩子討論分離時,盡量使用符合孩子年齡的詞語。例如「媽媽會在茶點時間後回來」,當孩子掌握到較具體的訊息,他們會更有安全感。最後,記得要守好承諾!
  3. 發展一套固定:簡單至在孩子的臉上親一下,或共享一組較複雜的秘密握手方式,一套固定的道別禮儀都能幫助你和孩子於分離時刻建立秩序。家長亦可以把握這個絕佳時間去提醒孩子,你們總是會重聚的。例如,你可以問孩子:「媽媽離開後會怎樣?」然後要孩子回答:「媽媽一定會回來!」
  4. 決絕地離開:道別後不應拖泥帶水,延長分離的焦慮感。若家長保持平靜及自信地離開,相對地孩子亦會感到更安心和安全。
  5. 優質親子時間:分離階段 會對某些孩子造成頗大的壓力,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分離而比平時變得癡纏和煩躁。正如成人在一天過後都需要一杯熱茶去放鬆心情,孩子一樣需要家長的安撫來舒緩壓力。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家長可以安排多點單獨相處時間,例如是說床頭故事、外出享用雪糕,或一起烘焙點心等。盡量多擁抱及親親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