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規能夠幫助孩子了解界線和應有的行為表現。家規亦可以幫助成人避免與孩子爭論,並能恰當地處理家中問題。有效的家規可以啟發溝通、獨立和紀律。然而,需制訂孩子能力所及的家規、貫徹執行,並對違規行為作出適切的處理,這樣家規才會有效。
如何制訂家規
家規制訂了 — 恭喜你,這是一個好開始!可能你很想列出清單,寫上一連串可摒棄舊有生活模式的家規。請記住:要力所能及和具體說明!開始的時候,先訂一至兩條容易遵守的家規。所謂容易遵守,是指家規合乎家中所有人的能力,只是大家偶然實行而已。制訂在家中實行的家規,較需在家以外地方的規矩更易成功。先在可控制的環境下開始吧!
雖然孩子偶爾會挑戰底戰,但他們都喜歡清晰和一致的安排和常規。家規要說明得具體,讓任何人、甚至陌生人都能夠明白。例如,比起「有禮貌」,「先聆聽後說話」便來得更具體。同時,家規需要制訂得正面、明確和精簡,讓人容易記著。
如何貫徹家規
制訂家規容易,貫徹履行最難!請記住:家規需適用於任何人和具備合宜的違規後果。如果父母抱著高高在上的姿態命令孩子遵守家規,很有可能會引起孩子反感和抗拒。相反,若父母一樣致力遵守家規,便會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鼓勵他們遵從。
違規的後果,需確保所有人都明白和同意,並且容易貫徹執行。當孩子違規了,可以輕輕提醒:「孩子,我們說好了要在家中小聲說話。」當孩子再度違規,便需給予恰當的後果。例如,如孩子用玩具亂敲,恰當的後果可以是將玩具拿走2-3分鐘。如果違規情況持續出現,可能表示大家都未準備好履行此家規。出現這個情況,父母可考慮將家規分拆成幾個步驟,逐一慢慢地達至理想家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