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已能意識到身邊環境和照顧者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壓力影響個人心理健康。2016年4月6日澳洲促進兒童早期心理健康計劃Kids Matter在網絡研討會表示:「心理發展健康的兒童較能承受生活挑戰、具有更佳的學習能力和人際關係。」
有些壓力可視為正面的,例如意識到(潛在)危機而加以警惕。這種壓力屬短暫性而且能漸步處理,例如面對打針或與新相識初次見面等。
有些壓力則影響較深,通常是由較嚴重和持續性的問題所致,例如:嚴重病患、不論需醫療處理與否的創傷、天災、親人離世或與近親長期分離。根據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Center of the Developing Child,當兒童經歷強烈、頻密或長期身處逆境,例如:身體或情緒上遭受虐待、長期受忽略、照顧者濫用藥物或有精神病、面對暴力或再加上家庭經濟重擔,這種巨大的壓力在學術上稱之為「毒性壓力」(toxic stress)。
面對任何壓力,腦部的皮質醇(cortisol)指數會會上升。壓力越嚴重、越持久,腦部的皮質醇就會越持續上升,影響腦部甚至整個身體狀況。對於腦部還在發展階段的幼兒,皮質醇指數持續高企會對發展不利,甚至對身體多個系統(如:免疫、消化)和腦袋(如:記憶、注意力和情緒方面)造成長久傷害。
學習如何面對失望、困難和苦況是兒童成長的一環。然而,兒童不但要學習面對壓力,也需要身邊的成人支持,緩衝壓力所帶來的生理影響。因此,家長、親人、早期兒童教育者和保姆等重要的長輩,需要清楚知道自己如何處理壓力,以(1)隨時作為兒童在困境時的支援和(2)將來教導兒童處理壓力。
誠然,認識兒童生活上的壓力尤其重要。我們也應盡早、盡力地預防或減輕兒童的壓力指數。
你,今日減壓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