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音樂,他們很多時候會隨著音樂歌唱和隨著節拍跳動。音樂不只能夠帶給兒童歡樂,亦能幫助孩子發展認知能力。由於音樂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因此家長可以透過鼓勵孩子參與不同形式的音樂活動去有效地學習新的知識。以下提供的一些音樂活動,家長不妨跟孩子在家試試:
- 邊唱邊學
音樂有助孩子容易和輕鬆地記住資料。透過重複唱誦,孩子能自然地記住歌曲中的內容。你可以利用「你好歌」、「再見歌」或「刷牙歌」等,再配以動作,與孩子練習問候和日常規矩。在學習詞彙時,你亦可嘗試把詞彙加入孩子熟悉的歌曲中 (例如:「小星星」) ,然後跟他一起唱出來,以加強記憶。
孩子除了隨著音樂唱歌外,亦可以運用他的創意去完成歌曲。一個明顯的停頓能令孩子留意到歌詞中缺少的字詞。孩子可以填上他認為適合的字詞或動作,例如:「河邊有隻羊,河邊有隻 __。」
孩子聽完一首歌後,你可以問他一些與歌詞相闗的問題,幫助孩子理解歌曲的內容,例如:「在《打開蚊帳》隻歌裡面,隻蚊匿理喺邊度呀?」。如孩子未能說出正確答案,你可以唱出歌曲,並在關鍵字上停頓或提高聲量,讓孩子注意答案。
- 從玩樂器中學習
你只需要利用簡單的樂器 (如:節奏棒、圓鼓、搖鼓等) ,便能和孩子在家中進行各種音樂遊戲。開始的時候,你可以用樂器和孩子練習模仿和輪流技巧。例如:你先在鼓上打一下,並說「一」,等你完成後,孩子才可跟著做。當孩子明白玩法後,你可以增加敲打的次數或改變速度和音量等,看看孩子是否能夠跟上。幫助孩子指出那些轉變,例如:大聲/輕聲、快/慢。你亦可用幾種樂器去發展孩子的排序能力,例如:首先搖搖鼓、然後敲節奏棒、最後打圓鼓。
製造樂器可以讓孩子學習聲音來源。孩子在家中也可以利用簡單的物料去製造樂器。
你可以利用空膠樽和孩子製作沙鎚。讓孩子把米或豆放進膠樽裡,關上蓋後,便成為一個可以給孩子搖動的沙鎚。

只需水和玻璃杯,便能奏出優美的音樂。在7至8個玻璃杯中注入不同份量的水,讓孩子逐一敲打去分辨高低音,然後一起創作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