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家長難以辨別小朋友是「揀飲擇食」抑或「不願進食」,因為小朋友在發展味覺和口味時,都會經歷探索食物的不同階段。
無論你的孩子是揀飲擇食或不願進食,他們都需要家長協助,才能夠發展出更多樣的飲食習慣。以下是兩種進食情況的分別:
揀飲擇食 | 不願進食 |
會進食的食物範圍或種類出現減少,願意進食的食物通常約在30種或以上。 | 會進食的食物範圍或種類相當少,通常只願意進食少於20種食物。 |
在含不同營養或質地的食物當中(如水果泥、糊仔、會融化的食物、蛋白質、水果等),至少會吃一種食物。 接受餐盤中出現陌生的食物。即使不太情願,也能夠觸摸或試食這些新食物。 |
在含不同營養或質地的食物當中(如軟塊、肉類、蔬菜、較硬的食物——那些咬碎後仍不會迅速在口中融解的食物),完全拒絕進食任何食物。 當餐盤中出現陌生的食物,會大哭大叫、發脾氣、情緒崩潰,並完全拒絕觸摸或試食。 |
在家人進餐時,孩子時常進食與其他人不同的食物。 通常會與家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張飯枱上進食。 |
與其他家人相比,經常進食不同的食物。 經常與家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進食。 |
在「學習進食」的次序中,需要約20至25個步驟才能學會進食新的食物。 | 在「學習進食」的次序中,需要超過25個步驟才能學會進食新的食物。 |
「進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當中涉及:
- 消化系統
- 肌肉(包括口腔運動)
- 感官處理過程
- 學習、行為和認知
- 發展
- 營養
- 環境
無論孩子是揀飲擇食或不願進食,及早介入都有助改善他們的飲食習慣。坊間有許多類型的進食課程,其中一個是餵食治療方法SOS(Sequential Oral Sensory),過程採用遊戲、介紹特定的進食步驟、分享研究數據等方法來達到治療目的。此課程由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程度開始,讓他們以有趣且輕鬆的方式探索和了解不同食物特性,之後孩子將會認識食物在身體上和口腔內的感覺,最終能夠享受品嚐和進食新食物的樂趣!
如果想了解更多課程資訊,請諮詢CDC受過餵食治療方法SOS培訓的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