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呈:
升小學的你準備走向人生的新一頁,希望你擁有開心的校園生活!
我期望你於未來能夠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不要受他人所限制、更不要被爸爸媽媽固有的期望所影響。只要你能自由選擇屬於你人生的道路,爸爸便會開心。
爸爸上」
準祈於一歲半時診斷患整體發展遲緩,其弟弟準呈其後亦證實社交及情緒技能發展出現遲緩。作為兩個SEN孩子的爸爸,馮生坦言當初與太太需要不少時間接受及平伏心情,「當下心情當然會低落、傷心,但由於情況來得很快,根本不容許我們想太多。」
雖然事件難以接受,但二人沒有放棄,更選擇積極面對前路,開始為兒子尋求早期介入治療服務。馮生指:「他們即將進入成長的黃金期,我們需要盡快替他們尋求治療、輔導、及課堂訓練等,以拉近與同齡孩子的發展進度。」
在爸爸媽媽的盡心安排下,準祈與準呈分別於2013年及2016年加入明德兒童啓育中心(CDC),並選讀中文學前小組課程,中心的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及特殊教育老師就二人的認知、大肌肉運動、語言及個人社交等各個範疇技能的發展,共同制定屬於他們的發展進度目標。經過多年的治療,準祈與準呈的發展進度有顯著進步,特別是溝通及社交技能方面。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因此,CDC一直致力為SEN孩子的家庭提供適切支援服務。為更有效地教育兒子,馮生與太太過去亦曾多次參加CDC的家長工作坊,經中心治療師及老師分享育兒技巧後,二人發現當準祈與準呈使用「視覺程序時間表」,配合清晰的時序指令,有效舒緩他們的焦慮,逐漸建立良好行為。「記得當時我們嘗試讓他們回家後要先脫鞋和襪,中心導師教授我們將目標指令化為圖片,按時序先後貼在時間表上,將時間表向仔仔展示,想不到他們嘗試了一、兩次後便成功完成指令!」準祈與準呈的進步,深刻地印在爸爸心中。
面對新學年,今年6歲的準呈亦開始踏上學習旅途的新一頁,於今年9月份升讀與哥哥同一所的主流小學。如不少家長一樣,馮生與太太亦花了不少時間於兒子的升學路上,「我們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帶同兒子去某些學校進行參觀,最希望能夠找到一所他喜歡的學校,而學校亦能妥善支援SEN學生。」
縱使爸爸媽媽已做足準備,當正式進入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時,往往有不少障礙在迎接孩子。回想哥哥準祈剛升讀小學的時刻,爸爸指他曾難以適應校園環境,「他在課室內會故意大力關門,像是要引起老師的注意,幸好那時CDC的導師幫了我們不少。」馮生與太太將準祈的情況與CDC職員分享,中心導師掌握情況後便主動與準祈的小學老師進進行溝通及提出建議,以改善準祈的學習情況。在CDC及校方的支援下,準祈逐漸適應校園生活。經歷了哥哥的情況後,馮生希望剛開始經歷新校園生活的準呈亦能逐漸適應校園環境,「相較於他的學業成績,最重要是他在學校能夠開開心心。」
保持正面的態度並不容易,馮生及太太的樂觀積極,為他們的家庭度過種種難關,更成為兒子成長路上的重要支援。「對我而言,兒子令我與太太上了新的一課,體會到原來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有不同的優點,我們不應該作比較、更不應評價及責怪他們,最重要的反而是要幫助孩子尋找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馮生說:「我們很高興得到CDC多年來的幫助,無論是對於我們的孩子,以及對家長的支援等,更令我們學習到正面育兒技巧!」伴隨孩子步伐成長的,還有他們的爸爸媽媽。
最後,我們祝願準呈、準祈一家幸福快樂,於未來的學習旅程中昂首振翅!